INFORMATION ﹥ INFORMATION > 財富藝術 > 企業為什麼需要收藏藝術品 2014-03-22
當然,企業與藝術的合作也並非都是一帆風順。因為在這一過程中,很多企業的決策人都無法克服短期盈利的思維模式,尤其在像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中。人們普遍剛剛富裕,對於文化藝術重要性的認識還非常不足。不過在經歷了最初的粗放增長,當經濟走向精緻和更為細節的發展後,消費者對於產品的文化要求將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高,而企業對藝術重要性的認識也會越來越好。
在參觀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些企業總部時,我們不難發現它們往往都建有各自企業的藝術收藏室,而另外一些企業則常年贊助各種藝術項目,特別是金融企業,如基金、銀行等等。為什麼這些公司都願意花大量的資金去進行藝術收藏呢?
作為逐利的機構,公司、企業以營利為目的,而藝術品投資相對來說,雖然可能獲得的利潤較大,但是其兌現時間較長,交易的體系也比較特殊,相對來說並不是最好的投資領域。很多時候,企業對藝術的投資屬於贊助性質,也並沒有希圖任何經濟回報。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些企業還願意花如此多的財力和人力來進行此項工作?顯然也不是僅僅喜好這麼簡單。
美國著名的菲力浦·莫里斯煙草公司就有一句名言:“要創建偉大的公司需要使用藝術”。為何?乃是在於與高雅、崇尚自由的藝術聯姻,企業的形象總是非常容易得到改觀。企業,特別是一些形象比較負面的企業,就比如煙草公司。它們雖然利潤可觀,但是因為煙草對人體有害,而一直受到公眾輿論的譴責。此時,它們需要一些其他的事業來改善自己的形象。而在慈善之外,藝術顯然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徑之一。1998年,在美國的巴比肯藝術中心,一個名叫“沃霍爾的外貌”展覽吸引了社會的眾多目光。它也是美國百貨公司塞爾弗裏奇公司與著名的當代藝術安迪·沃霍爾合作完成的。這一舉措的結果是,該百貨公司的文化知名度迅速提升,在公眾的看來,這家百貨公司也不再只是過去賣點小東西的交易場所,而變成了一家品味不俗的現代型企業。
此外,在增加品牌吸引力方面,藝術收藏也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在中國企業的歷史上,在成都有一家叫上河城的房地產企業。雖然,它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就已關門,但是因為該企業最早贊助了中國的當代藝術家,而一直被人們所記得。再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建立於西班牙畢爾巴鄂的古根海姆分館對當地旅遊形象的改觀。作為一個分裂主義勢力活動頻繁(埃塔組織)的地區,畢爾巴鄂並不是理想的經濟、旅遊目的地。當地政府為了改善自己的商業形象,增加地區品牌的競爭力,選擇與世界上最為出名的古根海姆美術館合作,在本地建立該美術館的分館。雖然為此,本地的政府與企業支付了一筆巨額的贊助費用。但今天來看,這筆投資的回報遠遠超過它的投入。借助于古根海姆在藝術領域的影響力,畢爾巴鄂不僅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形象,也成為西班牙最重要旅遊目的地之一,而這種影響力的形成顯然不是廣告能達到的。
政府對藝術的態度,也是成功的企業重視藝術收藏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知道,在經濟型社會裏,人們因為經濟的發展與物質的豐富,而不斷受益。但另一方面,經濟導致的普遍競爭與逐利,也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而作為描寫人類思想與理想主義的藝術,在彌合社會裂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藝術有助於改善公民的心靈,降低因經濟帶來的過分世俗化影響,讓人們在精神領域可以得到更多的交流。一直以來對藝術就給予很大支持的美國政府,就專門成立了國家藝術基金。而成立這一基金的目的就包括減少犯罪、加強學校教育與淨化公民心靈。在中國,政府對待藝術的態度要複雜一些,不過雙方的合作關係越來越為緊密。798藝術區的崛起對北京市國際知名度的提高,以及藝術在宋莊發展中扮演的角色,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國地方政府,意識到藝術原來不僅僅只是可以被欣賞,它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中也可以扮演著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來,傳統粗放型經濟發展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政府不得不考慮引進成立新的經濟模式。在此情況下,環保的文化產業是政府推崇的模式之一。
藝術品本身的保值作用,也是藝術品收藏能被眾多企業接受的原因,尤其在通貨膨脹較為嚴重的地區,收藏藝術品比將資金存於銀行更為保險(放心保)。
當然,企業與藝術的合作也並非都是一帆風順。因為在這一過程中,很多企業的決策人都無法克服短期盈利的思維模式,尤其在像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中。人們普遍剛剛富裕,對於文化藝術重要性的認識還非常不足。不過在經歷了最初的粗放增長,當經濟走向精緻和更為細節的發展後,消費者對於產品的文化要求將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高,而企業對藝術重要性的認識也會越來越好。
2014-03-08 壹號收藏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