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1
INFORMATION
2
財富藝術
3
【艺术投资】艺术品估价法则,艺术投资字画买卖必胜秘笈4
路可藝術工作室 251 新北市淡水區自強路277號15樓
艺术品市场的黄金十年 2013年,苏富比、佳士得这两大全球拍卖巨鳄先后抢滩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而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也先后进军香港,内地拍卖行与世界拍卖龙头在国际市场一较高下。与此同时,大连万达集团以2816.5万美元买下毕加索的《两个小孩》、中国买家以2700万美元买下莫奈的《睡莲》、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亿港元成交,这些举措无疑将中国拍卖公司和收藏家的世界地位再次推入新的高点。 过去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又引发了哪些问题?在接下来的10年又该何去何从?内地拍卖行和收藏者,又该如何站位?6月2日,“未名论道”2014中国艺术品收藏巅峰论坛在京举行,收藏家与拍卖大鳄展开对话,共同剖析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之路。艺术品市场未来十年 未来十年是中国收藏家的黄金期,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受全球宏观经济影响较大。整个欧洲市场不景气,导致当代艺术和古代艺术的西方购买力下降。受此影响,我想在未来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仍处于调整期。今年3月份之后,也许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信号,可能会对中国经济有所松动或者反弹,但是只是暂时的,今年的春拍预测可能会好一些,但是也好不到哪儿。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因为中国的企业刚刚进入国际舞台,中国的拍卖企业还需要做大做强。佳士得、苏富比以及嘉德、保利等的竞争,还需要做得更大。拍卖业现在强于画廊业,而画廊业迟迟进不了文化产业的规划和发展,没有办法支持一级市场的发展。因此一级市场的建设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中国现在已经有很多的私人藏家开始购买国际艺术品,包括当代艺术和古代艺术。中国艺术品收藏家应该具有国际视野,未来十年国际艺术品的收藏是黄金十年,欧美整个经济不景气导致国际艺术品的回流,甚至是国际艺术品的低价,正好是我们吃货的时候。而中国建立一个不仅只有中国,而且是世界的艺术收藏体系,有助于提高中国艺术品的国际地位。中国目前正在进入一个美术博物馆时代,大量民营博物馆包括机构、企业博物馆的兴起,使得我们越来越重视政策和体制来支持他们的发展,而艺术博物馆人才,特别是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 高端艺术品市场的“黄金十年” 作为苏富比北京的掌门人,也是在国企拍卖公司一路走来的温桂华,对中国艺术品拍卖自有其不同的体会。她回忆道,国家最早批准了6家拍卖试点单位,北京4家,四川、上海各1家,而现在仅北京的拍卖公司就有400多家。“苏富比和佳士得都有几百年历史,而中国拍卖只有20多年历史,迅速发展到现在如火如荼的场面,在世界上也不可能复制。” 在温桂华看来,随着中国艺术品拍卖的逐渐成熟,拍卖行业也出现了几个明显变化:一是艺术品拍卖的细化,二是拍卖从纯粹的商业模式发展到现在的文化推广。此外,温桂华认为,另一大变化在于中国拍卖与国际拍卖之间的密切交流:“外资拍卖进入中国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最早永乐佳士得进来时,内地拍卖行非常排斥,现在,苏富比和佳士得进来反而水到渠成,大家自然而然地接纳这一国际拍卖平台,这是很大的变化。” 佳士得中国区总裁蔡金青表示,近年来,全球艺术品市场格局出现变化,亚洲市场对全球艺术品市场影响很大。2013年,佳士得全球交易额为71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最高的业务额,其中亚洲交易额近10亿美元,主要是以香港为中心的春秋两季拍卖的收入,而在香港市场上,近70%是中国内地的客户。“亚洲现在以香港为中心,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艺术品市场,在未来的5年、10年,中国重要城市在全球的艺术版图中会起到重要作用。”蔡金青说。 蔡金青以实例剖析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价值得以彰显的进程。2004年,毕加索的《拿烟斗的男孩》在拍卖场上第一次突破1亿美元,2005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在英国伦敦以2700万美元创下中国艺术品成交纪录,在当时,中国艺术品的价格相当于同级别西方艺术品价格的25%;2010年,毕加索的《裸体、绿叶和半身像》创下1.16亿美元的成交纪录,同年,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在伦敦以83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中国艺术品在全球价值的提升空间已远超过了西方顶级艺术品,由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需求和藏家群体的扩大,中国的艺术作品在全球得到了更广泛的认知。”蔡金青说。高速发展期的竞争与内耗 在北京荣宝拍卖总经理刘尚勇看来,过去20多年,中国拍卖一味强调规模的扩大,“每个公司都想做高大全,思维方式和运营模式被固化在规模上了,这种发展带来了市场的高壁垒、高边疆,也给拍卖行业带来了内耗。”在今天,一场拍卖会需要各种各样的开销,大量学术工作、市场教育类工作也是拍卖公司在做。原本这些钱都应是拍卖公司的利润,却成了赔本赚吆喝的买卖,激烈的竞争使得艺术品拍卖演变为高消耗、高损耗式的发展模式。“拍卖公司看着很红火,但并没挣什么钱,从经济发展模式来讲,显然是不合理的。”刘尚勇表示,中国拍卖业在过去20年是一窝蜂式的发展。目前,北京还有400多家拍卖公司,而真正展开业务的也不过10多家,那么,其他近400家都哪去了? 而温桂华则认为,在艺术品市场“黄金10年”发展后,市场面对的是国际化竞争。他列举了相关数据,说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机构性弱点。首先,从艺术品进出口比重来看,中国与艺术品市场大国之间的差距较大。2013年,美国从海外征集的作品占市场份额的34%,文物流出占35%;而中国的进口只占7%,而出口到海外的艺术品所占比重只有4%。 从品类来讲,中国艺术品拍卖中,中国书画所占比重非常大,至少占了70%,瓷器和杂项约为15%,油画和当代艺术约为10%,古籍、珠宝、邮品为5%。相比而言,在美国拍卖市场上,当代艺术占比38%,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占28%,珠宝占6%,亚洲艺术占6%,美国艺术占5%,古典艺术占3%,其他品类占14%。从艺术品购买人群来看,中国买家参与国际艺术品拍卖会较多,但在中国内地拍卖参与竞买的国际买家则很少。苏富比2013年的统计显示,伦敦苏富比现场竞投人数比例为:英国本土买家占21%,美国占19%,亚洲占7%,其他国家占4%;而苏富比香港的大型拍卖会中,中国内地拍卖竞投买家占68%,香港占12%,台湾占10%,海外买家所占比例为10%。 文化力量决定资源配置 过去2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了爆炸式成长,现在的问题是未来能否持续。刘尚勇表示,在未来10年中,拍卖市场的竞争格局及竞争方式会有很大变化,过去的粗放式经营和发展,会变成细分化、精准化的经营方式:“在未来竞争中,不再是以规模竞争为主要方式,而是品牌、文化力和服务的竞争。”未来10年中,各个拍卖公司的组织形式,以及行为模式会多种多样。既有来自于艺术品拍卖成立初期的公司组织形式,也会有类似北京匡时拍卖现在实行的流程式管理。 而对于艺术品市场的资源配置,也会相应发生改变。艺术品市场在发展初期的10年,市场消耗的资源是委托给拍卖公司拍卖的民间文物艺术品,这一部分资源在前10年就被消耗掉了,所以1996年、1997年市场开始萎缩。但在2000年以后,尤其是2003年后,爆发了一轮“非典行情”,一直延续到2008年的“亿元行情”,这一轮的行情主要是以海外回流做支撑。 “海外回流这批资源一直支撑到现在,还在持续前行,但也有点吃力。”刘尚勇表示。很多早期藏家买的东西也差不多有10年、20年,重复进入市场的机会仍然存在:“如何调动这批资源重复进入市场,就是我们未来要做的艰巨工作,要借助博物馆、学院以及专家等各方面的力量,对市场中存量的文化艺术品进行重新解释、挖掘、梳理,并整合为市场资源,只有这样行业才能延续下去。” 北京匡时副总经理谢晓东表示,现在的艺术品收藏过分强调高额投资回报,市场的潜在风险很大。“我们在探讨艺术品价值时,必须回到艺术收藏的核心问题,必须了解我们的文化、艺术史,以及基本的艺术范式,而不是将其简单地作为金融、投资工具去处理。”在王新生看来,学习艺术品背后的历史文化非常有必要:“每件艺术品都有它不寻常的历史和故事,只有在历史中才能把握它们真正的价值。” 潜在的危机 事有两面,面对辉煌来临的同时,我们还是需要冷静全面地去看待问题。 艺术市场没有永远的高涨。早在2011年,艺术界的各种讨论最多的是艺术品的金融化问题。从出现的艺术品交易文交所,到艺术品春拍拍出的天价艺术品,是否预示着个人收藏的时代将终结,企业投资将成为头号买家? 艺术品市场有一个发育过程,在根基不深厚的情况下,迅速拔高艺术品价位,势必存在潜伏危机。在这里,并不是说出现天价艺术品就不对,从中国嘉德在北京敲响第一锤到现在已经有20年了,很多人希冀的一个美好愿景,现在真的是到来了。不管是否存在虚假成分,中国艺术品市场确实已经走到了在世界范围内三足鼎立的时代,这是事实。去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居世界第一,但是,这个世界第一是不是由很扎实的市场和真实的数据所构成,我觉得还是需要考量的。 此外,中国艺术品市场还尚不成熟。内地买家在海外拍卖会上屡屡发生“拒不付款”的行为引起关注,艺术品拍卖诚信机制受到了挑战,您认为其动机何在?拍卖公司是否有必要提高保证金门槛以针对不良买家? 这个现象是当前各大拍卖行最头疼的事情。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可以这样讲,虽然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居世界第一,但这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正因为不是一个相对成熟且规范的市场,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类似于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既需要依赖于市场的发展,还要靠行业的自律来规范,包括国家法律的规范。一个成熟的艺术品市场是要经过风风雨雨,需要有一个过程。 结语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推动海外市场艺术品回流,拍卖行的竞争也会愈发激烈。而作为投资方不应盲目跟随,更应理性看待艺术品的价值。 未来十年究竟是艺术品市场的黄金十年还是泡沫的十年,想必大家心里都有各自的定论。 2014-07-22藝術市場通訊参考:收藏·拍卖,中国文化报 http://www.lookerart.net/hot_441953.html 艺术品市场的黄金十年 2022-10-07 2023-10-07
路可藝術工作室 251 新北市淡水區自強路277號15樓 http://www.lookerart.net/hot_441953.html
路可藝術工作室 251 新北市淡水區自強路277號15樓 http://www.lookerart.net/hot_441953.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2-10-07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www.lookerart.net/hot_441953.html

【艺术投资】艺术品估价法则,艺术投资字画买卖必胜秘笈

2014-07-10
艺术资本与市场艺术战争

(摘要:做字画买卖和艺术品投资,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价格?艺术品的价格评估也是中国艺术市场和艺术金融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正是艺术投资和字画买卖的葵花宝典,掌握了艺术品的估价法则,你就掌握了艺术投资和字画买卖的必胜秘笈。)

很多人做字画买卖,不管是卖字画的还是买字画的,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价格?做艺术品收藏投资最难的就是艺术品的价格评估。艺术品的价格评估也是中国艺术金融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核心中的核心,缺乏科学的艺术品价格评估规范,中国艺术品市场就是一场郁金香泡沫,所谓的艺术金融化就是一场规模化的合法庞氏骗局。

要评估中国艺术家作品的价格,仅仅局限于艺术拍卖市场的人为操控小数据,肯定是荒谬和错误的,必须居于全球化的艺术市场大数据。

本文从艺术进程历史纵向定位、全球艺术家价格横向对比和中国的现有估计方式三个方面来论述艺术品价格评估中的全球化大数据的采集方式和基本模型。

一,中国艺术市场的3种估价方式

目前中国有3个艺术品价格的估价方式:第一种是居于拍卖场的小量拍卖数据来估价,第二种是画廊和艺术家自己定价,第三种是居于劳动时间来估价。

1,居于拍卖数据估价违背科学,属于欺诈

第一种是居于拍卖场的小量拍卖数据来估价,比如梅摩指数、胡润排行榜、雅昌指数等。某些拍卖出几百万、几千万的艺术家作品私下交易就只有几万元,甚至几千元,一些所谓的艺术价格指数就如同笑话,数据采集方式错误,严重违背科学原则,存在严重的误导和蒙骗,并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

因为中国拍卖场上的拍卖价格大多数都是人为操控的,超过100万的艺术品有一半没有付款,即使最终付款的也并非按照拍卖价格付款,可以按照拍卖前私下协商价格付款。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公司也不需要按照实际成交额来交税,可以自己随便报税。

也就是说中国艺术品拍卖场上的艺术品交易大多是假拍,国外严肃学术机构都不采信中国艺术拍卖行的数据。所以居于拍卖场小量造假数据的梅摩指数、胡润排行榜、雅昌指数等都不具备可信度。

2,画廊和艺术家自己定价不靠谱,属于蒙骗

第二种是画廊和艺术家自己定价,中国画廊模式已经演变成诈骗模式,就是画廊和艺术家联合诈骗收藏家的商业模式,部分艺术家演变成装神弄鬼的江湖骗子,画廊成为蒙人骗钱的巫术道场。所以画廊贴标签的交易价格大多带有欺诈性质,并不可信。

唯一可以采信的的就是艺术家私下交易的价格。一般艺术家为了面子、包装和欺骗,会把私下交易价格夸大很多倍来说,比如私下卖了3千元一张,艺术家会说成卖了3万一张,甚至说成卖了10万一张,所以艺术家自己说的也不可信。

就算真的卖了3万一张,也不代表他的价格就是3万,因为这只是偶尔蒙到了傻B,偶然性因素不能作为价格评估依据。

艺术品作为没有实质性社会价值的物品,并不具备常规的价值,不能流通就是垃圾,能流通也是短期流通的垃圾。

3,居于劳动时间估价可信度高,比较靠谱

第三种估价方式是居于劳动时间来估价,这种模式来源于大芬村。从包豪斯的概念来说,绘画只是建筑的装饰品,所以大芬村卖的不是画,而是卖建筑装饰材料。大芬村画家画的也并不是艺术品,而是在画建筑装饰材料。

所以大芬村的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的定位很准确,大芬村的油画计价模式也很正确,没有艺术泡沫的模式,按照工作时间来计价。画家画一张画一般10元到20元一张,一般低到3~5元一张,高到几十元。

一个画家一天画个几十张就有几百元甚至几千元的收入,勤奋的画工一个月有好几万的收入,已经算是高收入了。这就是中国油画的真实价值,包含利润几十元一张。

很多人问我美协主席、画院院长、美院教授这些名家字画的真实价格,我一般回答国画书法5~10元一张,油画50~100一张。广州、深圳很多博览会现场和大芬村地铁口都有美协主席、画院院长、美院教授这些名家字画拍卖,最低带装裱8~10元一张,质量不错的带装裱可以卖到30~80元。

拿著名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来说吧,韩美林自己发微博说一天要画七八十张画,一年就接近3万张。即使按照顶级工艺美术大师300万年薪来计算,韩美林的国画也就100元一张。范曾每年要画几千张画,即使拔高按照工艺美术大师几百万年薪来计算,范曾的画也就指几百元到几千元一张。

有些中国乡村全村男女老幼都是画家,比如画虎村,全村男女老幼都画老虎,包材料一张3~5元。

二,艺术价值的纵向定位判断原则

人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要评估一个艺术家作品的风格和艺术价值,只要把他和人类艺术进程的各个阶段风格做对比,就很容易评估他的作品风格属于那个阶段和哪个流派,有没艺术价值就一目了然了。

人类艺术的5个阶段是:原始美术阶段、古典美术阶段、现代艺术阶段、后现代艺术阶段、当代艺术阶段。每个阶段的进程发展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每发展一小步都有非常严密的逻辑关系和科学原则,艺术作品的价值就是艺术家对人类艺术进程贡献的价值。

要评估艺术品的价值,就要把艺术家放入全球的艺术进程链条中,对比全球多个国家的大量艺术家,评估其对人类艺术进程的贡献和影响。再对比与其同类型艺术家的大量艺术市场数据作为参考,才能较为准确地评估其实际的价值。

1,原始美术阶段:

欧美指原始社会到古希腊期间,但部分国家还要漫长,非洲艺术和中国艺术就保留了大量的原始艺术特征,并没有发展出科学、精确写实的古典美术。

岩画是常见的原始美术形态,儿童画、农民画和精神病人的画就属于原始美术。

2,古典美术阶段:

狭义的古典美术指17世纪起源于法国的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的思潮,但古希腊美术以来一直到19世纪60年代印象派兴起之前的都可以叫做古典美术。古典美术就是农业文明时期的摄影术,就是在平面上准确再现物体的三维空间关系,摄影术就是为了取代古典美术而被发明出来的。

摄影术普及之后,古典美术的社会价值就失去了。写实油画、写实雕塑、国画书法都属于古典美术阶段,但他们的社会价值已经没有了,再把写实油画这些作为艺术就接近邪教性质的迷信蒙骗行为了。

3,现代艺术阶段:

19世纪60年代印象派兴起之后到20世纪40年代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个阶段的艺术形态。现代艺术从印象派开始,到抽象艺术就结束了,主要流派有:印象派、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艺术等。

现代艺术的核心就是抽象艺术,但到了50、60年代以后,抽象艺术就逐步成为应用设计的范畴了,不能再作为艺术了,再把抽象作为艺术也就等同欺诈了。

4,后现代艺术阶段:

20世纪40年代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80年代这个阶段的新兴艺术形态。主要流派有概念艺术、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行动绘画、极少主义、大地艺术、视频艺术等。后现代艺术的思想核心就是概念艺术。后现代艺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普及于60年代,没落于80年代。

5,当代艺术阶段:

“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是指20世纪80年代至今近30年来人类新兴的艺术形态,主要有2大类:

第1类是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创作的艺术作品,主要有摄影经过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处理过后的影像艺术、主要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的插画、高科技材料和医学材料艺术等。

第2类是利用新传播媒介的艺术,主要有利用城市墙壁和地铁车厢作为传播媒介的涂鸦(graffiti)、利用计算机作为传播媒介的计算机图像(Computer Graphics简称CG)、利用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艺术等。

6,用纵向定位来判断艺术家价值

举个例子,比如陈逸飞、陈丹青、靳尚宜、罗中立、冷军等人的写实油画就属于古典美术阶段,落后人类艺术进程几百年,一点艺术价值都没有的,只能作为工艺品来界定,评估他们作品的价格依据就是劳动时间。

如果再把这些写实油画作为艺术来买卖就会涉嫌学术欺诈和商业诈骗等法律风险,作为工艺品来买卖就是合理的,没有法律问题。

再举个例子,比如刘小东、曾梵志的印象派油画就属于19世纪的现代艺术,落后了艺术进程100多年,早就没有艺术价值了,其作品价格评估就只能是劳动时间。

拍卖公司和画廊把这些过时100多年印象派油画忽悠成当代艺术来买卖同样涉嫌学术欺诈和商业诈骗等法律风险,并严重误导社会公共价值观,也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

三,艺术价格的横向对比原则

要评估一个艺术家作品的价格,局限于中国市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研究全球几万甚至几十万个艺术家的人类艺术进程影响力和艺术市场数据,才可能获得较为粗放的艺术品价格评估数据模型。

1,艺术家影响力的5个级别

根据艺术家对人类艺术进程的影响力,可以把艺术家分为5个级别,世界级、国际级、国家级、省市级、地区级。

世界级是指在全世界范围内为人类艺术的进程作出重大贡献的,比如毕加索、波洛克等世界大师。中国历史上还不存在有世界性影响力的艺术家。

国际级是指在洲际区域范围内为艺术进程作出重大贡献的,比如达明.赫斯特、哈林等欧美大师。中国历史上也还不存在有国际性影响力的艺术家。

国家级就是国宝级大师,如日本的村上隆、草间弥山等。中国的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等就属于中国的国家级艺术家。

省市级就是影响力局限于某个省份和区域的,比如岭南画派的关山月和黎雄才,离开广东省就没有人知道关山月和黎雄才了,甚至艺术界没有几个人知道岭南画派的创始人居廉和居巢。

地区级就是影响力局限于某个城市的,离开这个城市就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了,一般某个城市的美协书协会员主席、某个城市的美院教授就属于地区级艺术家。

2,不同级别艺术家的价格规律

根据世界艺术市场的大量数据,可以归纳出一定的价格规律:世界级艺术家的一般作品是几百万美元,重点作品是几千万美元,如毕加索、梵高、波洛克等。

国际级艺术家的一般作品是几十万美元,重点作品是几百万美元,如达明.赫斯特、哈林等。

国家级艺术家的一般作品是几万美元,重点作品是几十万美元,如村上隆、草间弥生等 。

根据2009年英国《泰晤士报》通过140万份有效问卷的一次大规模调查报告,产生一份“20世纪200位最伟大艺术家”名单中,中国无一人入选,日本入选4位(村上隆、奈良美智、小野洋子、草间弥生) 。

这说明中国20世纪不存在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的世界级艺术家,也不存在在国际范围内被广泛认可的国际级的艺术家,中国最多也就是在中国范围内被广泛认可的国家级艺术家。而且中国国家级艺术家和日本国家级艺术家显然不在同一个档次,起码比日本国家级艺术家低10个数量级。中国艺术家对人类艺术进程的影响力应该和韩国、南非、巴西、印度等国家接近。

3,中国艺术家的价格泡沫

就此分析,中国国家级艺术家的价格应该是日本国家级艺术家价格的1/10比较适合。也就是一般作品几千美元,重点作品几万美元比较适合。超过10万美元的中国艺术家作品都是艺术拍卖场制造的泡沫,这个名单非常的长。

中国省市级、地区级艺术家的作品就是消费品,基本就不值钱,最多也就值个几百到几千美元。

按此估算,类似F4、曾梵志、刘小东这些没有学术影响力的艺术家,其价格应该是日本艺术家(村上隆、奈良美智、小野洋子、草间弥生)市场价格的1/10左右比较适合,也就是一般作品几千美元,重点作品几万美元的幅度。类似陈丹青这些在西方流浪级别的艺术家,就应该更加低。他们现在炒到几百万美元,可以肯定就是艺术拍卖场制造的价格泡沫。

文章作者:江因风(2014)

媒体和自媒体转载请注明:(文章作者:江因风。文章来源:“艺术战争”微信公众平台)